在省市陆续召开了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召开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后,1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紧接着召开了区级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全区17个镇街相关负责人纷纷就今年的发展目标进行表态发言。
今年,黄埔提出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0亿元,增长25%左右;工业投资完成超650亿元。
对此,许多镇街针对多项经济指标提出至少实现双位数增长和突破数额大关的目标。比如,新龙镇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两年超百亿元的基础上,增长50%以上。云埔街道争取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突破2000亿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突破20亿目标等。
【资料图】
南都记者深入梳理还发现,今年,大抓项目、招商引资、城市更新成为黄埔区众多镇街的发展关键词。
大抓项目
广州知识城固投数额占全区近一半
在全市新春首场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上,黄埔用150个项目的签约、开工,打响了“开门红”。其中,集中开工100个项目,总投资约1026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1283亿元。黄埔区委书记陈杰还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承诺“全年实现180个以上项目动工、120家以上筹建企业试投产”。
综合17镇街代表发言来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是当之无愧的“热词”。比如,红山街道提出加快推进“7+5”重大项目落地;鱼珠街道提出加速推动鱼珠隧道、临江大道东延线、广州地铁十三号线二期等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永和街道提出加快推进中法浪漫谷项目,建设全球第二、全国首个小王子主题乐园等。
其中,中新广州知识城承接了不少重大项目。新龙镇全年计划推动50个重点项目,包括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二期、三期,黄埔轮胎总部及航空轮胎产业基地;推进科教创新园建设,涉及西电、广大、广外等入驻院所项目,以及生物安全产业园建设等。九佛街道将保障孚能科技、紫粤晶圆厂等百亿级项目“拿地即动工”,提速粤芯三期、百济神州三四期等龙头项目建设。龙湖街道则加快推进中新合作二期、小鹏汽车三期、环九龙湖总部核心经济带等区域征拆。
这在区级的部署中也有所体现。按照规划,今年广州知识城将打造“一核两心”(即环九龙湖核心区和枫下片区副中心与新龙片区副中心),强化“三集群两高地”产业布局,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数额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接近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黄埔提出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而按照2021年5月27日该区发布的冲刺万亿制造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级。目标实现较预期提早了两年。一定程度上,多个重大项目的落地为黄埔提供了充足底气。
比如,孚能科技广州生产基地项目是黄埔区今年引进的首个投资百亿、产值百亿的“双百”项目。孚能科技股东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景广军表示,孚能科技广州基地项目将有利于快速提升本地电池制造体量规模,形成强大的产业引领作用和集聚效应,助力广州形成千亿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
暨南大学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刘金山对南都记者分析时表示,在去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情况下,黄埔仍能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874亿元,今年整体形势利好,工业突破万亿是有希望实现的。“黄埔工业突破万亿后将能够树立一个很好的品牌效益,吸引资金投入,形成正反馈效应。”
招商引资
多镇街领导带头作战优化营商环境
以商引商、以链引商是黄埔招商引资的重要策略。在该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黄埔区委副书记、区长冼银崧就表示,要围绕产业地图按图索骥,加强靶向招商,以商引商、以链引商、以投促引,以经促引,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引领功能、能够迅速形成生产力的重大项目。她还提到,今年,要营造市场主体“敢干、敢闯、敢投”环境,持续掀起“大招商、大建设”热潮,牢牢扭住项目生命线。全力推进招商筹建“123行动”,即一天谈成一个项目,两天签约一个项目,三天动工一个项目。全年新增100亿级项目10个以上,坚持带厂、带需、带楼招商,力争实现产业项目签约400个以上。
具体到镇街,永和街道以华星光电为龙头,做好强链补链工作,促进新型显示、汽车配件、食品、电子等支柱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夏港街道将立足龙头扩存量,推动安利、美赞臣、百事等500强企业引领新一轮增资扩产,推动跨国公司建立立足西区辐射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全员招商促增量,推动宝洁、高露洁等“龙头”“链主”型企业上下游落户。
吸引了企业、项目入驻,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将其留下来。为此,多个镇街承诺由镇或街道领导带头作战。新龙镇提出,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每周召开项目推进调度会,成立多个专班,及时解决挂图作战重点项目用地报批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障项目加快报批、提前落地、提早开工。联和街道也将完善街道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云埔街道则由党工委书记和街道主任带头挂点服务36家上市企业和10家拟上市企业,全街处级以上干部分片挂点包干重点企业(项目),定期上门走访,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提到招商引资时,不少镇街都提到了引进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云埔街道将搭建“专精特新”企业动态信息库;萝岗街道将依托钧恒广场等园区,力争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夏港街道将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项目,年内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再创新高等。
作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黄埔区集聚了中小企业超4万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数据显示,当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超过了50%,孕育出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余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8家、上市企业超70家。
城市更新
超八成镇街大力推动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不得不提的另一“热词”。超过八成的镇街均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旧改和城市更新,且力度较大。比如萝岗街道计划新开工40万㎡、竣工20万平方米、新建成复建房12万㎡,摇珠分房30万㎡。黄埔街道珠江村、新溪村首开区动工,建设面积35.8万㎡;累计完成2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连片小区微改造百分百完成。鱼珠街道强力推进鱼珠旧城、茅岗社区。文冲街道推动石化路以东旧改项目实现“双清零”,文元首开区及机械城首开区开工建设。大沙街道横沙旧改项目开工建设35万㎡以上。南岗街道高标准推动沙步旧改,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58公顷,总建筑面积404万㎡,等等。
冼银崧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今年,黄埔要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拆、治、兴”并举,强力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改造;用好市区联动审批专班,力争全年批复项目20个,新开工400万㎡,竣工交付安置房80万㎡;在更新改造中延续城脉、文脉、山脉。
实际上,今年,就城市更新领域,省、市频频送来政策暖风。在今年元旦后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的压舱石作用和城市更新的撬动作用,加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而在春节后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也明确提出今年将坚决打响城中村改造攻坚战,‘拆、治、兴’并举,强力推动127个城中村改造。
城市更新所释放的土地也将为产业、项目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载体。红山街道提出,加快双沙社区旧村改造,积极协助筹建广州交通大学;全力做好广州冶炼厂地块清租收储,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联合创新平台的建设提供要素支撑。而大沙街道方面则表示,推动三条围新材料产业园、加庄北氢能产业园全面交地,完成黄埔高铁站征地前期工作。
黄埔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蔡伟斌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将通过腾挪、购买等方式,多管齐下解决用地指标缺口,力争应保尽保全。全年计划收集工业用地8630亩,完成土地报批12000亩,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实行资源动态管理,加大工业用地提高利用效率的支持力度。积极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用地,推动存量土地盘活再利用,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梁思华 实习生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