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白涛向大会作报告。报告直接间接提及高明的元素有十多处,包括支持高明打造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完善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规划建设珠肇高铁高明站,力争珠三角枢纽机场今年动工建设等。
会议期间,接受媒体访谈的佛山市人大代表、高明区区长姜岳新表示,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尤其是市政府对高明发展的关心厚爱,将进一步增强高明全域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佛山市人大代表、高明区区长姜岳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坚持以“四大决心”促“四大改变”
做大做强制造业家当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姜岳新表示,高明区将继续坚持以“四大决心”促“四大改变”,不断做大做强制造业家当,加快构建高明现代制造业体系。
一是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高明区将坚持全区制造业发展一张图、一盘棋,严守5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全力推进核心区面积44.55平方公里的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一批以先进制造业生态圈为牵引的主题产业园,重点规划打造佛高区富湾装备园、国际智造园等特色产业园,推动平谦国际智造园、万洋众创城等产业平台扩容提质,推动制造业特色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推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高明区将聚焦打造“2+4+X”产业集群 ,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步伐,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包括引导装备制造产业聚焦包装机械、模具加工、纺织机械行业补链延链,规划打造工业模具产业园;发挥溢达纺织龙头带动作用,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中高端跃升;立足高明绿色农产品优势,构建以粮油、畜禽加工、果蔬制品、调味品、预制菜为主导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加快一汽解放新能源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汽车零部件向整车制造延伸跨越。同时,高明区还将锚定临空经济、数字经济、新材料、储能、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领域,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进一步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做优做强招商引资引擎。高明区将锚定制造业当家大局,构建运转畅顺、高质高效的招商引资新体系,高质量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招商用地空间布局规划、成熟产业用地一览图、存量待租厂房一览图,不断丰富招商工具箱,持续做优产业政策包,力争招商引资总额不低于600亿元。同时,全面加强项目落地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资源要素向项目倾斜、服务保障向项目覆盖,做到高端制造项目百分百确保供地、签约承诺事项百分百跟踪落实、重大链主企业百分百专班服务,确保当年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达到50%。
四是构建制造业发展生态。高明区将以系统观念构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具有区域特质的制造业生态,推动科技、产业、人才、金融资本良性循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从四个方面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壮大制造业总量,今年要新增“个转企”150家以上,工业规上企业100家以上;强化科技赋能,探索“湾区科创+高明产业”合作模式,推动湾区创新链赋能高明产业链、高明产业链融入湾区创新链;打造人才高地,推行校企合作、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浇灌金融活水,健全完善“投、贷、融、保”一体化金融支持链条,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服务。
构建“两城一带”全域协同发展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是高明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突出表现在荷城“一家独大”、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等问题。
姜岳新表示,近年来,高明区破解发展短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方面,“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面铺开,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蝉联全市第一。接下来,高明区将以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全市创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为总抓手,以构建“两城一带”全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为总目标,集全区之力补短板、锻长板。
加快提升“东西两城”功能品质。高明区将坚持全域规划引领,加快推进东西“两城”建设,增强城市协同发展承载力。推进东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荷杨新一体化发展,推进西江新城三期开发建设和三洲旧区、大成路片区“三旧”改造,打造岭南水乡特色高品质城市空间;推进西江岸线、秀丽河沿线景观建设和环境提升,擦亮“碧水绕城·点亮西江”美丽高明新名片。推进西部临空产业新城规划建设,以更合镇为重点,发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牵引效应,以“人港城产”融合发展理念推进产业园区、交通网络、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航空小镇。
打造“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高明区将高质量建设金色丰收、绿色康养、多彩缤纷、红色传承4个精华段,推动高明乡村振兴工作迈进全省第一方阵;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六个美丽”专项行动,建立农房管控机制和农村风貌提升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万亩千亩”工程,统筹推进农用地集约连片开发,做大做优粉葛等特色农优品牌,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做好区域互补、东西联动大文章。高明区将建立东部荷城与西部更合、中东部杨和与中西部明城产业有机协作机制,协同打造东部健康食品、纺织服装、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中部新能源、新材料战新产业集群,西部新材料和临空产业集群。同时,政府将出台东西部产业和园区协作共建以及土地、财政和金融扶持共享等配套政策,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相互配套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在推动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促进顺高更加紧密协作,奋力打造新时代县域协作新样本。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全域均衡发展。高明区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各类城市配套服务扩容提质和加速向中西部均衡布局发展。交通建设方面,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明西明富线、荷杨大道等主干路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完善畅通东中西部的快速路网体系。教育发展方面,持续推动教育设施提档升级,确保高明华英学校、新东洲中学今年建成开学,谋划建设高明华英(更合)学校。医疗卫生方面,支持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区中医院打造“中医药特色高水平医院”,谋划推进高明区第二(更合)人民医院建设。
锻造“高明虎军队伍”
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踏上新征程,高明等不起,也慢不得,需要我们坚持敢字当头、干字为要,只有把蕴藏在干部、地方、企业、群众身上的能量充分挖掘出来,跑出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姜岳新表示,高明区将全面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扎实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强化‘四敢’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
一是以“敢为”的精神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今年,我们将围绕锻造“高明虎军队伍”,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入手,围绕教育引导、用人导向、考核评价、撑腰鼓劲等方面,多措并举,同向发力,支持和鼓励全区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包括,推行“论功行赏、论过行罚”跟踪评价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干部资源循环流动机制,更好地用人所长、用人所愿、用在所需;完善“明撑你”干部包容关爱体系,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构建优秀年轻干部持续涌现机制,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二是把“敢闯”的基因融入地方发展血脉。高明区将组织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引导鼓励全区各镇街、各部门勇立潮头,并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各项行动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月督查、季通报、半年点评、全年考核”,让实干虚干一目了然,充分点燃比学赶超、竞标争先的干事创业激情,推动镇街、部门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比担当、比创新、比实效。
三是为企业“敢干”提供坚强有力的后盾和服务支撑。高明区将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营造保护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社会环境,努力将高明打造成为创业创富高地。我们将加快构建“十个没有 ”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实干者撑腰,为奋进者赋能。同时,高明区还将推动全周期企业服务关爱体系行动方案迭代更新,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公共事务跟办机制,倾力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支持更多企业扎根高明、发展壮大。
四是营造“敢首创”的氛围汇聚创新发展动能。高明区将全力打造群众敢首创、群众愿首创、群众能首创的发展环境,鼓励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充分释放群众身上所蕴藏的创造潜力和聪明才智,不断砥砺增强高明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采写:南都记者陈斌颖 实习生梁颖欣
摄影:陈斌颖
通讯员:高明区宣传